事发后,奇瑞连夜致歉,承诺修复赔偿。

天门山“天梯”全长近300米,垂直落差达150米,999级台阶湿滑陡峭。姑且不论奇瑞安排“爬天梯”的车型,是否能“扛下”这项挑战。只看天门山“天梯”本身,原本是游客亲近自然的游览步道,却被临时征用为展示汽车性能的“试炼场”,关闭两天。这合法、合理吗?
尽管《致歉声明》中“本次意外未造成人员受伤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”,但失控车辆撞断护栏的场面,已足够触目惊心。机动车的破坏力非比寻常,一旦发生更严重失控,后果不堪设想。有网友评论:“极限测试不是博眼球的秀场,安全和专业才是底线。”



众所周知,进行极限性能测试,是车辆上市前必须要过的一关,可测评过程更需体现专业性。
目前,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、累计开放3.5万公里测试示范道路。车企为啥放着好好的专业场地不用,偏要去景区整活“爬天梯”?原因其实不难猜,从营销角度来说,汽车“爬天梯”带来的“画面感”,确实比在专业测试场更夺眼球。但是,别忘了“露脸”和“现眼”向来只有一步之遥。
今年9月,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,正是为了遏制此类偏离正轨的营销乱象。说到底,车企竞争的核心还是技术与品质,而非营销的“胆量”。
公共景区,究竟能否作为车企的“测试场”?目前似乎并没有公开的定论,但是公共景区姓“公”不姓“商”,将景区奇险地势出租给企业作为营销噱头,这是否符合景区公益属性、是否存在安全管理漏洞,仍值得进一步探讨。
营销可以创意无限,但安全永远没有“极限”。莫让盲目追求流量的“方向盘”,带偏了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。
敏锐观察 洞见前沿
南京广电·牛咔视频记者:黄星编辑:翟小佳主编:梁娜制作: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相关阅读: